母猪产后瘫痪防治
一、产后瘫痪亦称产乳热或低血钙症,是母猪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。其特征是低血钙、全身肌肉无力、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。主要见于产后2-5天,表现为吃食减少或废绝。粪便较硬或减少,以后停止排出。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,走路时摇摆,重时卧地昏睡,奶量减少或无奶。
二、产后瘫痪的发病机理
产后瘫痪是机体钙磷平衡失调的典型病例,在妊娠后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对Ca、P的需要增加,分娩后初乳中Ca、P含量丰富,由于分娩后大量的Ca随泌乳而流失,而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不足,影响了Ca的吸收和从骨骼中的动员;导致血Ca的浓度急剧下降,当细胞外Ca池的流失速度远远超出Ca稳态调节系统补充速度时,就会发生低血钙症,诱发产乳热。
三、防治措施
1.妊娠后期饲喂低钙日粮,使机体的Ca代谢反馈调节系统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,从而能够在母畜分娩后,动员骨骼中的Ca2+,加强小肠中Ca的吸收,弥补血Ca的不足,从而预防产后瘫痪的出现。
2. 分娩前后给口服或注射Ca制剂(如静脉注射10%葡萄糖酸钙溶液100毫升或维丁胶性钙50毫升),及时补充钙质饲料,可以减少产后瘫痪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