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,但由于生大豆内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,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、尿素酸、血球凝集素等不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成分,所以不能直接用来饲喂动物。所谓的膨化全脂大豆是将大豆经膨化机加工而得到的产品。
膨化大豆是将大豆用膨化机进行膨化处理而成。膨化机的高温、高压、高剪切力的作用使大豆细胞壁破裂,增加其营养利用价值,尤其是提高了油脂的利用率。自豆粕进入机膛到挤出成品不到30s,在加工过程中最后的熟化温度可达到摄氏130~145℃。这个温度足以破坏抗营养因子,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、尿素酶、血球凝集素等不利于动物消化的成分。同时又因最高温仅持续5~6s,也不会降低氨基酸的利用价值,因此膨化大豆具有以下特点:
1、蛋白质:膨化全脂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38%以上,据报道,膨化全脂大豆的综合氨基酸消化率为92.5%;赖氨酸的消化率为90.6%,均高于豆粕。
2、油脂:膨化全脂大豆所含的油脂,不仅消化率高,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磷脂、维生素E、亚麻仁酸、苏子油酸,而脂肪酸和脂酸氧化酶已被破坏。
3、热能:膨化全脂大豆含有极高的热能,这是因为油脂从细胞中完全释放出来,油脂的消化率高,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。
生大豆与膨化大豆营养成分比较表(实测值) |
|||||
项目 |
水分(%) |
粗蛋白(%) |
粗脂肪( % ) |
粗纤维(%) |
损耗(%) |
生大豆 |
14.23 |
36.65 |
17.02 |
6.72 |
5.67 |
膨化大豆 |
9.38 |
37.21 |
17.11 |
4.32 |
|
从上表可得,生大豆经干法膨化后,水分减少34%,粗纤维减少36%。因为膨化瞬间,饲料中的水在高温下失去约束、粗纤维水解、分子间的联结被打破,从而导致水分和粗纤维含量大量减少,这也是生大豆经膨化后可以改善其营养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蛋白质稍有升高,主要是由于水分含量减少的缘故,但脂肪含量基本无变化。
对反刍动物而言,膨化全脂大豆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营养来源,特别是幼龄的反刍动物和哺乳期乳牛。因为饲料的热能密度增加,可供给小肠内氨基酸的吸收率得到提高。牛从全脂大豆内吸收的氨基酸比一般大豆粕高出许多。一般观察知,乳牛对过热大豆粕比非反刍动物有较佳的利用率。用干法膨化机生产的膨化大豆可减缓蛋白质在瘤胃的崩解速度,增加小肠内的氨基酸可吸收量,有效地改善动物的成长。另外,精料中的膨化全脂大豆的添加量可达到25% 。
英美尔隶属于北京大鹰美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